嬰幼兒中耳炎
(摘錄自”嬰幼兒疾病與照護”/周怡宏醫師撰寫)
疾病介紹
中耳炎是幼兒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的併發症;有急性中耳炎與積液性中耳炎兩種,兩者可以單獨發生,也可能以急性中耳炎開始而續發積液性中耳炎。好發於半歲到六歲之間的幼兒,在台灣以秋末冬初及一至三月最多,也就是易患感冒的季節。引起幼兒中耳炎的病因,主要是因為幼兒的耳咽管比較短又比較平,鼻腔及鼻咽腔的分泌物極易逆流至中耳內,導致急性中耳炎,引起的病源菌約有六至七成為細菌,其他則為一般之感冒病毒。另外,幼兒在二至五歲時,鼻咽腺樣體正值肥大增生的時期,常易造成鼻腔分泌物滯留於鼻咽部,進而影響到耳咽管的功能。
臨床重要性
美國國家健康統計中心報告,中耳炎是幼兒求醫最常見的原因, 也是全美最常診斷的疾病。三分之二的嬰兒,在一歲前曾罹患急性中耳炎,到三歲時,將近一半的小孩至少得過三次急性中耳炎。幼兒中耳炎是感冒常見併發症中耳炎可能影響聽力或造成其他嚴重的併發症。隨著托嬰中心、托兒所的普及和過敏性鼻炎患者人數的增加,急性中耳炎發生的機會也越來越高。中耳炎的發生期間多在幼兒時期,因上呼吸道急性炎症所造成的併發症,例如麻疹、猩紅熱、腮腺炎等小兒疾病,或嚴重的鼻炎、鼻竇炎、咽喉炎、扁桃腺炎等未完全治療的結果。
臨床症狀表現
耳部疼痛、發燒,其他有聽力障礙、耳鳴、耳流膿等。但較小的嬰兒,耳痛不會表達,只會哭鬧不安、食慾不佳、用手抓耳朵、發燒等。積液性中耳炎則只有聽力變差,沒有疼痛或發燒的症狀而不易察覺,很多有積液性中耳炎的小孩,是細心的家長或老師發現的。一再的感染急性中耳炎或長期有漿液性中耳炎,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聽力損傷,影響兒童的語言發展及學習不良等問題。所以若是幼兒在上呼吸道感染後出現上述症狀,就需提高警覺,及早尋求醫師診治,以免延誤病情。中耳炎是幼兒常見的疾患,特別是嬰幼兒不會適當地表達,但其發燒、哭鬧不安等全身反應十分明顯,所以對於幼兒不明原因的發燒或哭鬧不安,就應懷疑是否為中耳炎,確實接受檢查。一旦確定罹患中耳炎的話,應遵從醫囑,切勿擅自停藥,一定要追蹤到中耳狀況完全正常為止,也是預防中耳炎復發和避免後遺症最有效的方法。
治療方法與藥物
如果已經證實為細菌感染引起,則以服用抗生素為主,一般需連續服用十天至十四天。若對藥物反應不佳,有時還需考慮做耳膜切開術,也就是在耳膜上劃一個小口,將膿液引流出來。急性中耳炎在積極治療後,有部分患者雖急性發炎期已過,但中耳腔內仍存有積液不會消退。像這樣中耳積液存在的現象,即為積液性中耳炎。一旦遇上感冒,極易再次復發為急性中耳炎。
當孩子中耳積液持續二至三個月,或有明顯聽力障礙時,可以考慮在耳膜上放置一通氣管,將中耳積液引流出來。放置通氣管需在全身麻醉下進行,在耳膜上切一小口,將通氣管嵌於耳膜切口處。通氣管置於耳膜處,約六個月至一年會自動脫落至耳道內,因此手術後需定時至醫師處追蹤檢查。
可能的後遺症
中耳積水是因為耳咽管發炎以後功能變差,無法發揮通氣的功能,中耳腔呈現負壓狀態時,組織會分泌出液體。中耳腔發炎也會刺激組織液體分泌,這些液體會阻礙聽力的傳導,耳朵會有好像被塞住一般,或是被一層膜隔住的感覺。中耳積水在給予藥物治療後大部分會自動消失,但也有部分的病人無法自癒,需要一段積極的治療。若兩側中耳皆有積水的狀況,更會影響聽力、阻礙學習發展,此時會建議放置中耳通氣管─代替耳咽管功能的管子:先在病人耳膜上切一個小洞,吸出中耳液體後,再擺入管子箝在耳膜上,有引流液體和中耳通氣的功能,管子在一定時間後會自行排出。
父母需注意的觀念
由於臨床上很難區別此為單純的病毒感染或是細菌感染,所以在治療時基本上還是以抗生素為主。雖然有些人認為不需使用抗生素來治療急性中耳炎,但此時務必密切追蹤病情的變化。治療中耳炎時選用抗生素的考量,一般認為應先使用第一線的安膜西林(Amoxicillin)即可,如果效果不好再考慮使用第二線甚至第三線的抗生素。
至於其他藥物如抗組織胺、鼻去充血劑、噴鼻藥水、鼻類固醇噴劑等,並無確切證實對中耳炎有治療的效果;但是這些藥物也無太大的副作用,是否使用端視個別醫師的選擇。所有罹患急性中耳炎的幼兒,最好在一個月 後請 醫師複診,確定中耳炎已經完全痊癒、中耳積水消除、同時聽力恢復正常;以免發生聽力障礙、影響學習以及中耳炎的再次復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