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23年4月15日 星期六

 青少年的思考模式-《不是青春惹的禍》

轉載自泛科學2015七月選書《不是青春惹的禍:了解1025歲孩子的大腦潛能,成功從教養開始》,天下雜誌出版。

 青少年冒險比兒童、成人都多

丹尼那天晚上的糊塗舉動是他這個年紀的人常有的表現。關於青少年的冒險舉動,最令人矚目的現象是:在各式各樣的領域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同樣的年齡模式。幾乎在所有的場域中,青少年所冒的險都多於兒童或成人,而且這樣的冒險行為通常在15歲到20歲之間達到最高峰。這段時期是他們最容易出現肢體暴力的時候,也是他們自殘、溺斃、嘗試吸毒、意外懷孕、侵犯他人財產和發生致命車禍的高峰。這些行為的種類不同,但共通的特色便是都有冒險的成份在內。

最令人不解的是:青少年在十五、六歲到二十歲之間,已經像大人一樣聰明了,記性絕佳,推理能力就像二、三十歲的人一樣強。一般來說,人的認知能力(就他們在標準化測試上的表現而言)從出生以後就會不斷進步,到十六歲左右達到高峰,其後至少有三十年的時間會維持在相當穩定的狀態,然後才開始下降。科學家們曾在一些調查中詢問人們的冒險行為,結果發現:在從事各種冒險活動時,青少年其實和大人一樣清楚其中的危險性。同時,他們就像大人一樣,並沒有什麼錯覺,以為自己不會受傷,這和一般人的刻板印象恰好相反。如果他們這麼聰明,為什麼會做那麼愚蠢的事?這和他們的大腦發育的方式有關。

青少年大腦發育的各個階段

約在十歲的時候,我們的大腦就已經達到了最大的、成人的尺寸。因此青少年期大腦所發生的變化主要不在於成長,而在於重組。

大腦的神經網絡重組的模式就像青少年社交網絡的重組一樣。在青少年初期,當孩童從小學進入中學時,他們的新朋友一下子變多了。不過,這些新的關係有許多並不持久,當這個青少年開始把大部分時間用來和一小群最重要的新朋友一起從事一些活動時,這些關係就自然而然變淡了。由於他一再和這一小群人共同從事某些活動,因此他和他們之間的關係就變得愈來愈穩固。他們會形成各種小圈子,發展出固定的交往模式,變得愈來愈與外人隔絕。到了青少年期快結束時,儘管人們時常遷居,但他們在高中和大學時所形成的友誼已經非常穩固,所以即便彼此相距甚遠,仍然會繼續連絡。

到了二十出頭時,青少年的神經網絡就像他的社交網絡一樣,已經變得更加鞏固、更不受外來的影響,也更能夠進行遠距的溝通。儘管在青少年期之後,大腦仍然會改變,但之後大腦改變和重組的幅度就像成人的社交網絡一樣,不可能會再達到那樣的程度。

相較於其他時期,青少年的大腦發展之所以特殊,並不在於大腦的重組,而是在於進行重組的區域。在這段時期,重組現象主要發生在兩個區域前額葉皮質和邊緣系統。前額葉皮質位於你的前額的正後方,緊鄰前額,主要負責自我管理,讓我們比較有理性。邊緣系統則位於深處,在大腦的正中央,皮質的下方。邊緣系統在情緒的產生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青少年的冒險衝動是有原因的

根據目前科學家的研究,青少年的大腦既不像一個更成熟的小孩的大腦,也不像一個半成熟的成人的大腦,它最獨特的地方在於強烈的「可塑性」,特別是指藉由改變大腦各個區域之間的連結網路來適應外在環境的能力。

透過一種名為圖表理論(graph theory)的新的研究分析方法,科學家發現,在1230歲這段年齡區間,各個腦區之間的連結或神經群之間的連結會變得更多、更強,同時這些腦區和神經群的連結範圍也變得更廣泛。雖然大腦因應環境改變的能力並不限於青少年期,但事實是在青少年期大腦區域連結的急遽增加與思考判斷、人際相處和透過多元因素的掌握進行廣面而長期計畫等重要生活能力息息相關。連結的改變依循用盡廢退的原則,越是使用頻繁的連結,會越被強化,越是不常用的連結,則會被削弱。正是這個「修剪」的過程使得大腦產生特化(Specialization),也就是大腦依據外在環境的要求而進行調整,這可以看成是一種學習或適應的結果。

此外,比起孩童或成人,青少年之所以更傾向從事冒險活動的原因,可能是大腦的兩個重要區域的發展進程不協調所致。「邊緣系統」是與情緒調節、回饋感受有關的腦區,它在青少年期(約10-12歲)開始急遽發展,並在之後的幾年內(約15歲左右)達到成熟。

而另一個區域「前額葉」─負責衝動抑制、假設性思考(設想未來或可能的後果)、社會認知(處理複雜的社會關係),卻要等到25歲左右才趨近成熟。由於這兩個區域發展程度的不平衡,使得青少年傾向展現情感表現強烈而豐富、熱愛冒險、追求新鮮刺激、魯莽欠缺考慮的行為特性。

了解青少年引導走向而非壓抑

青少年因具備強烈的可塑性,而使他們能學習得更快、適應得更好,例如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數位時代,青少年總比成年人融入得更快;但也因為此時的大腦處於劇烈變動的不穩定狀態,而使得他們更容易面臨潛在風險,例如某些精神疾病的發生機率會在青少年期達到高峰,包括焦慮症、憂鬱症、躁鬱症、精神病性疾病(如思覺失調症)、物質濫用等。此外,青少年喜愛冒險活動,追求新鮮刺激、衝動的傾向,也可能使他們更容易發生意外而受到傷害。

若能了解青少年的大腦特性,就比較可能幫助到父母、社會和青少年自己做出更好的風險管控和機會掌握。例如倘若父母更了解青少年的大腦特性而使得他們容易衝動行事,就比較可能不對他們的貿然行為過度反應,或解釋為惡意的叛逆,而可將之視為機會教育,以容忍的態度、善意的心態、樂意地多和他們討論、溝通,提供機會讓他們學習如何預想後果、思慮再三、延宕決定等。

由於青少年的可塑性強、學習能力好,因此父母師長若能在此時提供充分的正面教育環境,將會對他們的一生造成深刻而有效的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寶寶屁股三把火 冷氣應維持22至24度   (自由時報 2006-10-16)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台灣父母常因擔心寶寶「受寒」,不但把寶寶包得像肉粽,冷氣也不敢開太大。兒科醫師表示,「小孩屁股三把火」,新是一生當中最高的時候)是一生當中最高的時候)、需要散熱,家中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