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孩子的情緒行為表現
情緒在人際關係上,毫無疑問的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如果希望改變他人對自己一些不當的言行的反應看法,就需要嘗試學習改變,並且減少一些負面情緒表達,例如生氣、失望、厭煩等反應方式。換言之,假如不能先對自己情緒的產生有所了解,是很難停止負面情緒的發生,以便能夠表現出合理而適當的人際態度和行為。在幼兒的認知發展仍不足的情形下,父母或者老師並不能期帶孩子自己能夠瞭解,反而需要藉由父母或者老師的平時觀察,有耐心的理解與寬容,才能知道孩子所表現出的不合宜情緒行為是如何而來。而所謂停止負面情緒的發生,並非要刻意壓抑或控制情緒,而是避免或減少因情緒所產生的不好的行為反應,包括對自己以及他人造成不舒服感受,甚至形成可能的傷害表現。
在學齡前期,許多因素都會影響孩子情緒的發展,可能是先天或是後天環境,而早年經驗、與照顧者間的關係及環境對於孩子的情緒發展有極大影響。嬰幼兒發生情緒反應的原因包括生理因素,例如身體不適、肚子餓、活動受挫等;心理因素則可能為了引人注意、慾望無法滿足、不安全感等;嬰幼兒可能因為受到別人攻擊或拒絕、心愛東西被搶走或受到處罰或否定,而表達出生氣的情緒。至於嬰幼兒情緒不佳時的行為表現方式,也有許多不同的表現,包括大聲哭鬧、耍無賴、遷怒他人、打人、咬人、生悶氣、逃避、尿褲子、咬手指、敲自己的頭、丟東西、假生病、不吃飯等,不同年齡可能有不同表現,而同一個孩子在不同情境也可能有幾種不同的表現。
嬰幼兒的情緒體驗相當多重而豐富,一般成年人所能體驗到的各種情緒,嬰幼兒在生長過程已經可以體驗大部分,只是引起的原因和表現方式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嬰幼兒的情緒表現有幾個特點,基本上它是完全外顯的,缺少自我控制的,情緒常常變化很快而強烈,但是也相對消失的快。例如有時會出現莫名其妙發脾氣或者極度恐懼,照顧者需要切實了解的是,不宜將自己的願望勉強加在孩子身上,如此很容易使孩子產生情緒壓抑,進一步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
孩子的情緒及行為的表現究竟如何,取決於先天的氣質特性,以及後天與他人建立的互動關係與反應強度等學習經驗的多少與態度。嬰兒在出生後便會表現出獨特的氣質,之後又受到與最親密的人如媽媽、保姆等建立的不同依附關係,就是後來情緒、行為表現的重要基礎。父母及老師若能夠明白孩子的需要和情緒的發展,同時也能夠理解自己的角色是支持認同而非單純管教,較能理解孩子的反應,而能互相相處配合,對孩子的成長就能夠有正向的幫助。孩子的情緒傾向通常被視為是氣質或人格的一部分,通常需要考慮幾個層面的反應,例如情緒被喚起的強弱反應、到達最強烈的情緒表現及情緒回復的需要時間等。
一般而言,社會能力較佳的孩子,所表現出的情緒行為也較能符合團體的規範要求,而且也較能在自己的興趣與他人的要求或團體的期望中獲取合適的平衡;而且,社會能力也是孩子基本情緒品質的一種反應,例如負向情緒傾向的孩子比較會經歷較多被同儕拒絕的情況,而擁有正向情緒反應的孩子則可因為易獲認同而增加社會地位的提升機會。許多研究也證實不同的情緒種類、強度與發生頻率,都將影響嬰幼兒和同儕互動的方式及社會地位,如在學校有較多負向情緒或情緒反應激烈的嬰幼兒,較常出現攻擊行為、較少有適宜的社會行為與利社會行為,或許是構成其未來社會行為發展表現的重要來源。家長與老師們都需要特別留意這些小時後的表現,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醞釀沉積而形成一些不恰當的情緒與行為。
在平時,教室中與家庭中都可以進行嬰幼兒情緒教育,重點包括讓孩子覺察自己各種感覺的存在,以及尊重他人的感覺、樂意與他人感情交流與分享感受、學習調適與家人分離的焦慮、合宜抒發情緒、學習處理情緒等;並鼓勵照顧者,包含父母與老師,能夠從小做起,經由以下六點建議幫助嬰幼兒奠定良好的情緒發展基礎:
A.營造富有安全感的環境;
B.協助嬰幼兒了解情緒;
C.示範合宜的情緒行為表現;
D.支持嬰幼兒調適情緒;
E.辨識並尊重幼兒的情緒表達方式;
F.將嬰幼兒的正向情緒與學習結合。
適當的安撫嬰幼兒情緒,可以有效減少不當的行為表現,自然是必須的照顧者作為。但是,必須站在既非過度寵愛,也不是單純壓抑的情形下,認同體會孩子,才能達成較妥善的目的。在安撫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各種可以滿足孩子需求的物品、人的聲音、肢體接觸、平和的音樂、奶嘴及孩子的玩具或食物;或提供發洩的器材,包括球、畫圖等。在實際面對處理嬰幼兒情緒時,有幾個原則要記得仔細把握:
1)照顧者可先了解孩子的需求,
2)協助建立孩子安全感及正面依附行為,
3)適時而適當的給予滿足孩子,
4)進一步協助孩子了解規範,並給予明確的指示,
5)儘量協助孩子建立自我並擴展人際關係,
6)協助嬰幼兒發展情緒控制能力,以避免不適當的衝動,
7)理解體諒孩子產生不適當情緒的原因,但制止孩子不當的行為反應,
8)家長與老師的教養方式在家庭中與學校中應當一致,建立合理的賞罰分明制度,讓孩子知所遵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