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寶寶經常感冒?
不少媽媽很煩惱,寶寶為何「常」感冒?小兒科醫師提醒妳,需先釐清寶寶感冒的次數是否真高於平均值?以及罹患的是不是感冒!要讓寶寶少感冒,需從居家環境與衛生清潔習慣的改善做起。
針對寶寶最常罹患的感冒,周怡宏小兒科診所周怡宏院長給了一個清楚的定義:感冒,正確的名稱是上呼吸道感染,由一群大約兩百多種的感冒病毒所引起,是一種身體對外來入侵病源的發炎反應,所造成的臨床症狀表現。
寶寶正常的感冒頻率
周怡宏醫師指出,根據國外的研究報告,成人平均的感冒頻率為一年3~4次,小孩約6~8次,大約是成人的兩倍之多。台灣的衛生單位並沒有作相關的研究,幾年前長庚醫院曾做過門診方面的調查報告,台灣6歲以下的孩子感冒生病的頻率約為一年10~12次,平均一個月感冒一次。
台灣因為地狹人稠,氣候潮濕,有利於感冒的飛沫傳染,所以寶寶感冒的頻率,會比地廣人稀的國外寶寶高。另外,照顧者的衛生習慣(例如洗手)也沒有像國外要求得那麼嚴謹,因此台灣寶寶得到感冒的機率會高一些。
周怡宏醫師指出,6個月以上的寶寶若已經開始了團體生活(只要照顧者還有照顧其他寶寶,或是家中有兄弟姊妹都算),如果一個月感冒一次,並未超過國內的平均標準,可視為正常,不必過度擔心。
六個月內的寶寶仍有可能會感冒
很多人認為,6個月內又吃母奶的寶寶,因為體內有來自母親的抗體,所以應該不容易感冒。周怡宏醫師認為這種說法值得商榷,因為引起感冒的病毒高達兩百多種,媽媽無法對每一種病毒都有抗體,若媽媽沒有特定的病毒抗體,代表寶寶對於這種病毒也不會有保護力。
還有,照顧者的衛生習慣也很重要,從外面回來、接觸寶寶前都有如實地洗手嗎?爸爸媽媽或是其他家人生病時,有做好隔離措施嗎?是否能夠抗拒親友間任意抱、親寶寶的要求?有時大人生病時症狀不明顯,只是有輕微的喉嚨痛而已,若無警覺並做好隔離措施,透過飛沫,很容易將病毒傳染給寶寶。
當然,這個階段的寶寶因為體內有母親的許多抗體,所以就算是得了感冒,症狀也會比較輕微,通常不會發燒。
釐清寶寶打噴嚏、流鼻涕的原因
有些媽媽看到自己的小孩一年四季都在感冒,覺得很苦惱,常會問小兒科醫師:「醫生,為什麼我的寶寶常生病?」
周怡宏醫師提醒家長,有時候「覺得」寶寶老是在感冒,可能是一種主觀感覺,未必是客觀現實。依據他的經驗,檢查過這類媽媽認為「常感冒」的寶寶後,有不少孩子其實並沒有鼻腔和喉嚨的紅腫反應,所以並不是真的感冒。
為什麼會這樣呢?有時是媽媽太多慮,以為寶寶一個月感冒一次的頻率都算高;或是發生誤解,把寶寶類似感冒的症狀,當成了感冒。
以下三種原因,可能會導致寶寶出現流鼻涕、打噴嚏甚至咳嗽的「類感冒」症狀:
環境不佳
如果照顧者沒有常常打掃居家環境,或是堆積過多雜物,造成空氣不流通,家中會變成過敏原與病菌、病毒累積繁殖的溫床,導致寶寶鼻腔的自然分泌物較多,就會呈現常流鼻涕、打噴嚏、鼻屎較多的症狀。
過敏
周怡宏醫師指出,呼吸道過敏症包括過敏性鼻炎及過敏性氣喘,是由於呼吸道中的免疫細胞,對突然進入的過敏原產生過度的免疫發炎反應,所造成的臨床症狀表現。感冒與過敏不容易區分,不只家長容易混淆,有時連小兒科醫師也不容易立即區分清楚。
感冒除了有鼻子症狀之外,通常會伴有喉嚨痛、咳嗽,嚴重的還會發燒、頭痛、全身痠痛,甚至噁心、腹瀉。而過敏性鼻炎俗稱鼻子過敏,常見症狀有連續性打噴嚏、流鼻水及鼻塞等三大症狀,而且鼻子、眼睛、喉嚨常有搔癢感,因此患者會想要揉眼睛、揉鼻子及清喉嚨。
上次感冒沒處理好
有時寶寶的感冒會一直滴滴答答沒完沒了,是因為上一次感冒後期,清潔沒有做好,還有鼻屎、鼻涕卡在寶寶鼻腔後端(寶寶鼻腔較窄,容易有此現象),既看不到也難以清理,無法靠打噴嚏或是到醫院做吸抽處理,這時就要用蒸氣治療,讓殘留的分泌物軟化後排出,可能會由鼻腔流出,或是倒流至喉嚨處吞下,分泌物清理乾淨後症狀就會解除。
寶寶常感冒的原因
撇除之前不屬於感冒的情況,若妳的寶寶一個月感冒兩次以上,的確是屬於容易感冒的族群。寶寶容易感冒,除了不良生活習慣與先天體質問題(例如先天免疫機能低下)之外,以下原因是家長更需要特別注意的:
處於容易被傳染的環境
家裡孩子較多,有些哥哥姐姐念國小或幼稚園,若衛生習慣又沒建立好,寶寶就會收到兄姐的「病毒禮物」,常常感冒。
若是將寶寶托給保母或是阿嬤帶,而保母不只照顧一個小孩,是同時照顧3~4個寶寶,這就與一個小型學校無異,仍應多多注意小心。
周怡宏醫師指出,一般人有把寶寶托給保母帶比較不會生病的印象,但這是一種迷思。因為家長對幼兒園等公共環境比較會要求,因此幼兒園為了招生,空間都設得較為寬敞、空氣較流通。相對的,保母多是在自己的家裡帶孩子,如果家長對保母的居家環境整齊、清潔、空氣流通與否不大要求,而一起帶養的寶寶中又有人感冒,那還沒生病的寶寶,其實就與在幼兒園的孩子一般,似乎只能「挫著等」了。因此,周怡宏醫師提醒家長,對於幼兒園與保母家庭空間,應該要有一致的清潔、整齊要求。
臨床經驗裡顯示,幼兒園的寶寶生病除了一般感冒之外,較易得到流行性的疾病(如流感、腸病毒等),由保母帶的寶寶若生病,多是得到一般感冒或是腸胃炎。
鼻腔沒有常保持清潔
若寶寶的鼻腔很髒,卡了許多鼻涕、鼻屎等,就會變成病毒容易附著的溫床。因此周怡宏醫師提醒爸媽,若不希望寶寶常常感冒,一定要注意使寶寶的鼻腔保持清潔。人的鼻腔有前面寬、後面窄的特性,因此在接近鼻孔、肉眼可以看到的地方,若發現卡了一些髒東西(如鼻屎),可以用沾濕的棉花棒伸進去清一清;若是位於鼻腔後端看不到的地方,則一定要使用蒸氣吸入治療。
做蒸氣吸入治療不一定要去診所或購買機器,可以在浴室把熱水開到最大,使裡面充滿蒸氣,讓寶寶在蒸氣房裡待個20分鐘就可以了。若寶寶得了感冒,建議每隔5~6個小時做一次,最少也要每天早晚各做一次,讓寶寶鼻腔深處卡住的髒東西可以軟化排出,保持鼻腔內的光滑乾淨,病毒就較難附著、孳生。
上幼兒園的寶寶如何避免感冒?
周怡宏醫師表示,要使幼兒園別成為病菌傳播的溫床,有賴於幼兒園的正確認識與家長的公德心。例如幼兒園能否正告家長,別把生病的寶寶送進園所,而且做到對病童托育的確實拒絕?寶寶生病時,家長也應讓孩子在家休養,別把寶寶送進園所造成他人的感染。兩方面一起努力,才能使寶寶在幼兒園被傳染感冒的機率降低。
寶寶不常生病的帶養方式
周怡宏醫師指出,要讓寶寶成為不常生病的「健康寶寶」,爸媽除了要注意給寶寶均衡的營養、充足的睡眠、從小養成寶寶運動的習慣外,還有兩個常忽略的細節要特別注意:
洗手要擦乾
勤洗手是大家琅琅上口的衛生習慣,但是若洗手後沒有確實擦乾,周怡宏醫師認為比沒洗手更糟!原因是寶寶喜歡東摸西摸,沒擦乾的小手使病毒、病菌附著的機率更大!而且潮濕的雙手也有利於培養細菌,若不小心吃進肚子裡,就會導致生病,所以爸媽一定要從小養成寶寶洗手後徹底擦乾的好習慣。
閃避感染者
周怡宏醫師指出,教寶寶察覺「哪裡有病菌、病毒敵人」的教育,可以從6個月大時就開始。例如教寶寶看到有人打噴嚏、咳嗽時,就把頭轉開,不要眼睜睜地讓對方的飛沫噴到臉上;等寶寶開始團體生活後,也要教他不要去抱、親已經在發燒、嘔吐、打噴嚏、咳嗽的小朋友。總之,讓寶寶從小就知道要閃避感染者、保護自己的健康,可以降低被傳染感冒的機會!
周怡宏醫師
現任/周怡宏小兒科診所院長
經歷/長庚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
長庚兒童醫院兒童內科助理教授
台大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美國貝勒醫學院德州兒童醫院研究員
美國農業部休士頓兒童營養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